104年11月1、4、5、7日
103年8月1日,高雄市區經歷了這十多年來的最大震撼---八一氣爆(參見:那一夜,此生最驚恐;那一日,此生最震撼---記 高雄八一氣爆周年)。在氣爆中,不僅道路、車輛,周邊的許多建築也都損毀。位在一心、光華路口的「前鎮三十一期公園」裡頭的兒童遊樂設施,同樣也難以倖存。
在氣爆週年後,有高雄前鎮苓雅區的立委趙天麟的爭取,以及藝術家王文志設計,以超過五千棵的竹子、二十五萬顆的牡蠣為素材,耗時兩個半月的時間,在這三十一期公園上,以「海洋城堡」的意象,編築成了這「聚 竹蚵地景藝術」的作品,並在104年10月31日,配合「在一起藝術節」正式點燈落成啟用。
說真的,在前一晚,就已經看到了同事夜間在此拍照的夜景分享。但當時還以為,美麗的同事是到其他的地方玩耍!雖未多作詢問,心中卻一直猜測著那到底是哪裡?
聚 竹蚵地景藝術---日景 舊 HTC M8所拍
今日(11月1日),心情不太美麗,午後兩點多,騎著自行車,只帶著手機和不到百元的零錢就出門閒晃。才剛過路口,就發現了這從未見過的場景!靠近一瞧,天啊!這不就是昨晚同事留影之處!
先到他處晃完後,回頭才真正進入這嶄新的地景藝術!然後,拿出我心愛的 HTC M8 來拍了!
這是入口意象,以竹編架出條隧道通向地景藝術主體,竹編上再綴以密密蚵殼,一種悠閒、海洋、純樸、自然的氛圍,不僅在光華、一心的車水馬龍間,成形;更似在這氣爆舊地的尾端,敷上一劑清涼。
而這,就是地景藝術的主體城堡意象了!
從外頭那迷你腳踏車就知道,雖然才落成啟用第一天,但這裡已是周邊民眾休憩的新興選擇了!
竹編「城堡」內,大家或坐或臥。這裡,本就不是高雄市的觀光區域,因此裡頭的人兒,「在地氣息」,超重的~~~(連我這穿T恤、短褲、涼鞋在拍照的人,也是~~~) 但,這樣很棒!
往上瞧去,上方那竹編的結構,建構出了無數孔洞,讓這小小空間,在這陽光漸隱地傍晚,由外頭看入,有種ㄧ種讓人想探訪的幽深之感。
後頭,還有株希望之樹,而素材,似乎全以牡蠣殼組成,輔以鐵架串聯。
這後頭,同樣也有通道通往主體。
而這一小段通道,竹編並無全然覆蓋兩側,因此便形成部分蚵殼垂掛半空,迎風搖曳的景象。
沒有蚵殼的部分,呈現的又是另一種清爽的感受。
這是路口的介紹牌,有興趣的朋友,不妨來此一觀。
聚 竹蚵地景藝術---日景 新
以下是11月7日重新拍攝的日景照!此時陽光正好、天空正藍,午後兩點,人潮正稀,實在是個拍照的好時間!
日間的光與影,其實,也不輸給夜間的燦爛!
拍攝時才發現,柯文哲兩個小時後要來!還好,我忽然決定提早拍,否則......
午後兩點,陽光雖強,但在這密密的「竹架」中,其實,頗為沁涼!
若要進到內部,要記得脫鞋喔!
一瞬間,此景,似乎有著讓人置身漁村的錯覺!
希望之樹。
綴滿蚵殼與單純竹編,無論實體或光影,都是種不同的氛圍!
聚 竹蚵地景藝術---夜影
夜晚,這《聚》,又有著不同的光影變化!
本來,夜間七點左右,該是剛下班後不久,人正稀少,要想自在拍照,此時最佳!但最近,這裡出名了,所以,無論何時,都人潮滿滿!
地景藝術入口處
竹編交錯,蚵殼滿布,入口,就已是鮮明意象!
入口竹編通道
竹編通道加上光影,那種密織卻又通暢之感,我很喜歡!
第二段通道,將通往地景藝術主體意象城堡。
而這蜿蜒的線條,我很喜歡!
從竹編的孔隙拍入,又是另一番趣味!
城堡主體
這就是竹蚵地景藝術的主體意象。
這位自行車騎士,一直停在這,或許,也正上網分享著這裡的美好。變換的光影,佇立的騎士,也是個特殊的畫面。
因為是主體,所以光影的變化還有著上下層次的交錯,相當好看!
這是用相機的特殊模式所拍,很特別!
城堡內部。
這張是 HTC M8 所拍。雖然400萬畫素限制了這照片的細膩度,但當時用手機拍夜景,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景了!
內部,就像珍珠掛滿了上頭,霎是好看!
後方通道
這兒,比早上更美!
這是後側通往希望之樹出口的通道。
這全是蚵殼的通道,在光影之中,不正似成串珍珠?
再從外側拍攝。
希望之樹
這是後面的希望之樹。
從這拍照,主體、通道、希望之樹皆入境,又是另一番不同!
雖是蚵殼串成,但如此角度,在這一瞬間,似乎,真成了綴滿葉片的大樹!
夜間十點,熄燈了!這路口的入口,仍為一旁路燈所暈染,不同於後頭的黑,卻又有著一種素樸的、自然的,光亮!
對於高雄,而且就在我家附近能有這樣的景觀感到很高興,但這造型,似乎有幾分神似台東濱海公園的國際地標~~~
地點:高雄市前鎮區光華二、三路與一心一路路口
歡迎到粉絲專頁按讚,也歡迎在下方按讚分享,感恩。
FB粉絲專頁:宋老的人生旅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