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講義是上國三國文康軒版中〈韻文常識〉一課所補充的。
除了《詩經》與《楚辭》的比較外,其後所列多為作品補充。列出這些韻文作品,只是希望學生在上課時,能夠在學習各個作家的作品風格「形容詞」外,還能藉由「作品」稍稍領略那些「形容詞」究竟所指為何。
既然做了這講義,就放上來讓大家參考。若有錯誤,還請指正。另外,講義中所列之作品,除了部分是我自己打字之外,多數是由康軒所附贈的教材光碟中「備課用書」單元複製而來。在此特為說明。
韻文常識補充講義
壹、詩
一、詩經與楚辭比較
|
詩經 |
楚辭 |
時間 |
春秋(經孔子整理) |
戰國 |
地區 |
北方(黃河流域) |
南方(長江流域) |
句法詞藻 |
四字句為主,以質樸儉約為勝 |
長短參差,以閎博富麗見長 |
風格內容 |
重寫實,取材於社會生活 |
富浪漫,描述個人情意 |
價值地位 |
1.四言詩代表 2.韻文、純文學之祖 3.十三經之一、儒家重要經典 |
後代辭賦之祖 |
其他 |
※內容:風、雅、頌 ※技巧:賦、比、興(合稱六義) |
※代表作家:屈原(作品:離騷、九歌、天問、漁父) |
楚辭代表:
(戰國楚)屈原〈離騷〉末曰:「已矣哉!國無人,莫我知兮,又何懷乎故都。既莫足與為美政兮,吾將從彭咸之所居。」離騷長約兩千五百言,篇首自敘身世而刺世事,最後自明死志。屈原之忠貞亮節在文中表露無遺
二、樂府詩
代表作家與作品:
(漢)李延年〈北方有佳人〉:「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。ㄧ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寧不知傾城與傾國,佳人難再得。」
樂府雙璧:北朝民歌〈木蘭詩〉
南方民歌〈孔雀東南飛〉(353句,1756字,中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)
三、五言古詩
代表作家與作品:
(東漢)班固〈詠史詩〉
蔡邕〈飲馬長城窟行〉、蔡琰〈悲憤詩〉(二人為父女關係)
曹植(重要代表性作家)
古詩十九首〈行行重行行〉:「行行重行行,與君生別離。相去萬餘里,各在天一涯。 道路阻且長,會面安可知。胡馬依北風,越鳥巢南枝。相去日已遠,衣帶日已緩。浮雲蔽白日,遊子不顧返。思君令人老,歲月忽已晚。棄捐勿復道,努力加餐飯。」
(東晉)陶淵明〈飲酒詩〉:「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問君何能爾,心遠地自偏。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山色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此中有真意,欲辯已忘言。」
四、七言古詩
曹丕〈燕歌行‧之一〉:「秋風蕭瑟天氣涼,草木搖落露為霜。群燕辭歸雁南翔,念君客遊多思腸。慊慊思歸戀故鄉,君何淹留寄他方?賤妾煢煢守空房,憂來思君不敢忘,不覺淚下霑衣裳。援琴鳴絃發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長。明月皎皎照我床,星漢西流夜未央。牽牛織女遙相望,爾獨何辜限河梁?」
鮑照〈擬行路難‧之六〉:「對案不能食,拔劍擊柱長嘆息。丈夫生世能幾時,安能蹀躞垂羽翼?棄置罷官去,還家自休息。朝出與親辭,暮還在親側。弄兒前戲,看婦機中織。自古聖賢盡貧賤,何況我輩孤且直!」
五、近體詩—初唐
代表作家與作品:
初唐四傑--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
陳子昂〈登幽州臺歌〉:「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獨愴然而涕下。」
張九齡〈望月懷遠〉:「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。情人怨遙夜,竟夕起相思。滅燭憐光滿,披衣覺露滋。不堪盈手贈,還寢夢佳期。」
沈佺期〈雜詩〉:「聞道黃龍戍,頻年不解兵。可憐閨裡月,長在漢家營。少婦今春意,良人昨夜情。誰能將旗鼓,一為取龍城?」
六、近體詩—盛唐
田園派代表作品:
王維〈終南山〉:「太乙近天都,連山到海隅。白雲回望合,青靄入看無。分野中峰變,陰晴眾壑殊。欲投人處宿,隔水問樵夫。」
邊塞派代表作品:
王昌齡〈出塞〉:「秦時明月漢時關,萬里長征人未還。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。」
王之渙〈出塞〉:「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」
七、近體詩—中唐
代表作家及作品:
韓愈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〉:「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貶潮州路八千。欲為聖明除弊事,肯將衰朽惜殘年。雲橫秦嶺家何在?雪擁藍關馬不前。知汝遠來應有意,好收吾骨瘴江邊!」
柳宗元〈江雪〉 白居易〈長恨歌〉、〈琵琶行〉
受陶淵明影響者:王維、孟浩然、儲光羲(盛唐) 韋應物、柳宗元(中唐)
八、近體詩—晚唐
代表作家及作品:
李商隱〈錦瑟〉:「錦瑟無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華年。莊生曉夢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鵑。滄海月明珠有淚,藍田日暖玉生煙。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。」
〈無題〉:「昨夜星辰昨夜風,畫樓西畔桂堂東。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隔座送鉤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燈紅。嗟余聽鼓應官去,走馬蘭台類轉蓬。」
〈無題〉:「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。曉鏡但愁雲鬢改,夜吟應覺月光寒。蓬山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。」
杜 牧〈山行〉:「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雲深處有人家。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於二月花。」
九、宋詩
代表作家及作品:
蘇軾〈題西林壁〉: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」
陸游〈遊山西村〉:「莫笑農家臘酒渾,豐年留客足雞豚。山重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簫鼓追隨春社近,衣冠簡樸古風存。從今若許閒乘月,拄杖無時夜叩門。」
貳、詞
一、晚唐、五代
溫庭筠〈夢江南〉:「梳洗罷,獨倚望江樓。過盡千帆皆不是,斜暉脈脈水悠悠,腸斷白蘋洲。」
李後主〈虞美人〉:「春花秋月何時了,往事知多少?小樓昨夜又東風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。 雕闌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。問君能有幾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」
※詞到李後主(李煜),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題材不以兒女柔情、旖旎薌澤為限。
二、宋朝
柳 永〈雨霖鈴〉:「寒蟬淒切,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。都門帳飲無緒,方留戀處,蘭舟催發。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。念去去千里煙波,暮靄沉沉楚天闊。 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冷落清秋節。今宵酒醒何處?楊柳岸,曉風殘月。此去經年,應是良辰好景虛設,便縱有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!」
蘇東坡〈念奴嬌赤壁懷古〉:「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。故壘西邊,人道是,三國 周郎赤壁。亂石崩雲,驚濤裂岸,捲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。 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羽扇綸巾,談笑間,檣櫓灰飛煙滅。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。人生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」
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〉:「十年生死兩茫茫。不思量。自難忘。千里孤墳,無處話淒涼。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 夜來幽夢忽還鄉。小軒窗。正梳妝。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料得年年斷腸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」
李清照〈一剪梅〉:「紅藕香殘玉簟秋。輕解羅裳,獨上蘭舟。雲中誰寄錦書來?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。 花自飄零水自流。一種相思,兩處閒愁。此情無計可消除,纔下眉頭,卻上心頭。」
辛棄疾〈西江月遣興〉:「醉裡且貪歡笑,要愁那得工夫。近來始覺古人書,信著全無是處。 昨夜松邊醉倒,問松我醉何如?只疑松動要來扶,以手推松曰:去。」
參、曲
雜劇代表作家及作品:
王實甫〈西廂記〉 關漢卿〈竇娥冤〉 鄭光祖〈倩女離魂〉 白僕〈梧桐雨〉 馬致遠〈漢宮秋〉、〈青衫淚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