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再見‧澳門】世遺系列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登纜再訪東望洋---二龍喉公園、松山市政公園、東望洋燈塔

2011年1月23日

        一早,離開飯店,直衝台山街市,想要一嚐堅記豬腳薑的美味。只可惜,時間太早,店家尚未營業。思索了一會兒,決定直接轉往二龍喉公園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一次來澳門,已有從這公園入口上山的經驗,因此對我來說,已算熟門熟路。

        這就是公園的入口處。而右手邊有紅色柱子的建築,便是纜車站。

        這是公園的標誌。底下碉像的小泉水,是代表公園名稱的由來,以及原有山泉的特色。只可惜這原被附近居名拿來泡茶,由石製老虎石雕像流出的山泉早已枯竭,現在,就只剩門口這意象,代表著此地的過往。

        這裡便是第一次來澳門時,沒搭到而害我走二十多分鐘山路的纜車。而今天,終於可以體驗這「世界最短」的纜車了!

        一切搭車資訊都在這照片中,就不再贅述。

        因為一搭纜車上山,我就不打算再原路返回,因此,就先逛逛這澳門市民的大型公園。

        公園中央有貓熊造景,想來應該是呼應路環島上的貓熊館吧!

        水池旁的林蔭小徑。

        另一側,還飼養著許多的飛禽,而這裡,也是澳門的動物園。

        而這松山纜車,就在我們的上頭穿梭著。

        松山纜車的車票。這設計相當漂亮,很值得做為旅遊紀念的收藏。

        因為我打算由東望洋燈塔那側下山,因此買的是單程票。

        小小的車廂,最多只能乘坐四人。

        準備上山了!

        這實在比上次徒步上山快活多了!

        車廂內,再來張照片。


        俯覽公園景色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不想搭纜車,那照片中左側小徑,就是徒步上山的道路。

        而當你搭纜車到了山頂,這裡,就不是二龍喉了!而是「松山市政公園」。

        此地早年因為種植松樹,所以被取名為松山。在葡萄牙人統治時期,這裡有防空隧道的建造,部分地區也成為軍事禁區。直到1997年闢建公園後才全面開放。

        剛踏出車站不久,就看到左側有階梯通往自然資訊站。只可惜,素愛「歷史人文」的我們兩人,那天,對自然沒興趣,就,忽略了~~~

        雖是搭了纜車,省卻徒步上山的辛苦,但此處離燈塔,大約還有10~15分鐘的路程。就當,健行吧!(我膝蓋受傷大概就是從這裡開始的!)

        一路走下,這步道景觀還算多樣化,兩旁也有運動場、遊戲區的設置,還能居高望向金沙酒店、漁人碼頭方向的景色。如果,不當旅遊,其實在此散步也很不錯。






        這裡是「松山防空洞展示廊」的入口。但僅有星期一閉館,九點就該開放的展示廊,卻是大門深鎖,這,也沒辦法了!

        過了這砲台,再走約兩分鐘,就可抵達通往東望洋燈塔的步道。

        步道口世界遺產的標誌。

        燈塔前方的大錨。

        在這看著澳門全景,最是愉快。


        這就是聖母雪地殿聖堂,以及東望洋燈塔與砲台。

        這裡的歷史我最不再贅述,請參看第一次澳門之旅的「第三天:世遺走透透,完封在望洋」一文。

        這聖堂、這燈塔,就是有種說不出的美感!

        不同角度拍攝燈塔。


下圖是第一次到澳門時燈塔的模樣!真是,歷經風霜啊!

還好,重新油漆過,看來好多了!不知兩年後的現在,又是如何?

        燈塔旁的古鐘。

        我很喜歡待在這裡。除了這看來聖潔的聖堂與燈塔外,能暫時脫離喧囂的澳門,並以如此高度,看著這小小的繁華之城,其實,很棒!只可惜,天色有些灰濛,如果是萬里無雲,那這裡該會是個怎樣美好的視野!

        晃蕩了約20分鐘,是也該下山了!

        就朝皇都酒店方向的出口下山吧!(由此處不用十分鐘即可下山到塔石廣場處。)



 

東望洋燈塔、聖母雪地殿聖堂資訊:

    燈塔、砲台:09:00~17:30(燈塔不開放進入)

    聖堂:10:00~17:00(不可拍照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宋老 的頭像
    宋老

    宋老的人生旅行

    宋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