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再見‧澳門】世遺系列:
複習那一條街上的世界遺產
2011年1月23日
三年多前,曾寫了「世遺走透透,盡在一條街」、「世遺走透透,開基在媽閣」二文,澳門一半的世界遺產,大概就在這兩篇文章中,呈現。
那是,第一趟的澳門。
而這第二趟的澳門,因為學歷史的朋友想「完封」此地世界遺產,而我也想「真正」走遍這遺產群,於是,離開望廈賓館,下榻英皇酒店後,乘著公車,來到了媽閣廟前地。
媽閣廟
小小的山門、大大的前地,以及,滿溢於門口的旅客,這是澳門信仰的中心;這是來澳旅客的必到處;更是,名列世遺的澳門中國廟宇;同時,還是澳門MACAU之名的來源。這裡是,澳門的開基之處:媽閣廟。
一旁,則有海事博物館,如果你對於航海、船業發展有興趣,不妨入內一逛。
「首求則捷」!好直接的牌匾!而這一張張的籤詩,也該是一個個祈求的出口吧!
無論粗、細香柱,柱身上頭都印滿著「大富大貴、一帆風順、合家平安、生意興隆、丁財兩旺、萬世永昌、金榜題名」等祝福字眼!看來,澳門的華人們在拈香祝禱時,不僅希望上天能聽見那內心的祈求,更期望著一切的美好,能隨著那縷縷輕煙,化為無形,翳入,天聽!
而螺旋線香,ㄧ圈圈地,象徵著我們的祈禱,似乎也該ㄧ圈圈地、紮實地,朝上而去。
「超塵」!
但如果,「本來無一物」,又何須超越那塵俗!
港務局大樓
這是迥異於前後中國、歐洲風格,而充滿伊斯蘭風情的港務局大樓。
亞婆井前地
又是一個上一趟行程的遺憾。
上次的世界遺產亞婆井,不,該說是「工地」亞婆井,以那醜陋、整修,隔絕了我們一觀的機會。而現在,雖不過就是那一彎半月型水池,但至少,又真正圓了一個我在澳門世界遺產地圖上的標記!
而亞婆井前地旁的這小徑,若沒記錯,可通往上方的主教山小堂。
聖老愣佐教堂
被暱稱為「風順堂」的教堂,那帶有巴洛克氣息的建築,這次,多了些許的裝飾。1560--2010,不知如何計算的起訖時間,但至少代表著將近五世紀的歷史榮光,更是澳門三大古教堂的表徵。
聖若瑟修院
上次來到這俗稱「少林寺」的修院,一樣,整修中。
這次,雖然大門敞開,但我那時的膝蓋,已是一步一痛,萬分痛苦。 後雖勉強爬上,卻也無心拍照了。
崗頂劇院
又是一處上次重修中的世界遺產!而且,那時的崗頂,完全被包覆,我連劇院長什麼樣子都沒看到!
而這次,終於「完整無缺」地出現在我眼前了!
這原名「伯多祿五世劇院」的新古典主義建築,可是中國第一做的西式劇院!
這是由愛奧尼式倚柱所組成的券洞,而側面則為九個羅馬式圓拱落地大窗。
到此時,劇院內似乎正有團體在練習演奏。
聖奧斯定教堂
因創建初期因陋就簡,以被風吹就會隨風飄揚的蒲葵葉當屋頂,而被戲稱為「龍鬚廟」的聖奧斯定教堂, 也是澳門老教堂之一。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古典樣式為建築風格的聖奧斯定,每年的耶穌苦難像巡遊,則為澳門當地重要的宗教活動。
這是教堂旁的小小前地,由此向前,即可直通新馬路民政總署與議事亭前地。
這是何東圖書館的立柱。不過,為何我沒拍建築主體?還是正好未開放?我已記不得了。但第一次澳門行進圖書館所感受的那種清幽氣氛,到現在還是印象深刻!
各世界遺產景點基本資料:
|
媽閣廟* |
07:00 - 18:00 |
![]() |
港務局大樓 | 外廊(09:00 - 18:00) |
![]() |
亞婆井前地 | 全日開放 |
![]() |
鄭家大屋 | 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,星期三閉館。 |
![]() |
聖老楞佐教堂* | 10:00 - 17:00(由官印局街進入) |
![]() |
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* | 聖堂(10:00 - 17:00)(由三巴仔橫街進入) 修院不對外開放 |
![]() |
崗頂前地 | 全日開放 |
![]() |
崗頂劇院 | 10:00-18:00 (逢周二休息) |
![]() |
何東圖書館大樓 | 星期一至六 10:00 - 19:00 星期日 11:00 - 19:00 |
![]() |
聖奧斯定教堂* | 10:00 - 18:0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