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瘋狂吃完菁桐小吃後,我朝著106號縣道公路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走出菁桐小路,眼前便看到這巨大的礦工工作的雕像。這該是菁桐,乃至於整條平溪線的最佳歷史表徵吧!

        走著走著,便看到路旁「太子賓館」的指引牌。

        在前來菁桐之前,便曾看到網路上有著摩斯漢堡的廣告,裡頭有隻白色貓咪,躺在日式木造房屋的地板上,側身抬起一條腿,舒服且悠閒的吹著夏日涼爽的「電風」。而那場景,便是在菁桐的「太子賓館」。

        要到太子賓館,須先走下這段小小紅色斜坡。

        據太子賓館官網(http://jintongpalace.myweb.hinet.net/)的聲明指出:這紅色的塗漆,是在今年一月十五日所塗上。但施作者並非館方,也非縣府或鄉公所,純屬某位林姓民間人士所為。施作目的,是為了要提供「單車族指引」。

        就官網上的聲明來看,館方顯然相當不滿。一方面此施作既非官方所為,又破壞了周遭景觀,而且僅只是為了某一特定旅遊族群所作,因此特別在官網上澄清,並且希望其他遊客能做出反應。

        我雖然不知道原始景觀為何,但,只是為了提供「指引」,就把整條路漆成紅色,這做法,確實惹人非議!而現在單車現象,似乎有熱過頭了!上次開車載著兩位博士級奇女子進中山大學,一進校門,我就在車上對著車前兩位極度「悠閒自在」「搖搖晃晃」「慢條斯理」「不知死活」的女性單車族開罵!她們騎車,完全不管後面有沒有車,真的危險至極!(我那直屬的還嫌我沒情調!)

        一到大門,就看到這隻大狗狗在門口晃來晃去,對人也十分親暱。後來又在賓館的餐廳看到牠在晃來晃去,顯然牠是館方的小狗囉!


        入門後,場景忽然「轉暗」,但也變得自然。難怪館方對那外頭紅色塗漆那麼反感!

        鏡頭中央處,是參觀賓館房舍的入口。那而有個阿桑在收門票(100元,含一杯飲料和一塊小點心,費用尚可)阿桑很客氣,當我跟她買完票並說謝謝時,她就說「不要這麼說」之類的話,我再跟她謝謝,她還是一直這麼說!搞得我要離開時都不太敢說了!畢竟我說兩個字,她要回應我超過二十字!呵!

        進入賓館是要脫鞋的,而另一項規定是,「國中以下」(13歲以下)的小朋友是不得入內參觀!這大概是怕小朋友破壞古蹟吧!(其實,國中生破壞的威力,才是真正驚人!這三年來,我可是有著刻骨銘心的切膚之痛......)所以,家長們若要帶小孩子去玩,要注意這個規定喔!


        上圖是屋中對於賓館的簡介。有興趣者放大來看即可,我就不再多做說明。但較為特別的,是此一賓館雖名為「太子」,但「太子」並沒有住過,後來倒是接待了不少日治時期的重要官員。

        再者,在民國七十五年台陽公司結束採礦後,此一建築便轉賣給佛教淨土宗王華飛先生(法號:慧宗),並命名為「渠蓮精舍」,作為修行弘法之所。至九十一年,當時屋主王華玉先生申請古蹟指定,隔年九月政府便公告賓館為台北縣縣定私有古蹟。從此,這座台灣百景之一,極富日式風味的建築,不但就此完整保存,更能讓國人一同欣賞。

        這是建築內的走廊。

        暈黃的燈光,加上那木造結構,日式風味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但轉進旁邊的小房間,那床、那桌、那題字、那李白詩句,卻又是濃濃中國風!


        別小看這小小的床,也別懷疑床上那小小木桌是幹麻用的,沒錯!現在都是「待客」之用。只要旅客累了,或點了餐,就可坐在這兒喝喝咖啡,聊聊天!

        走出房間,正準備取用我的飲料點心時,那只見庭院中,正沿著屋簷灑落。而簷下一局未完的黑白棋子,似乎正巧妙的凸顯那雨中的寧靜。

        而由房中望出,房內是暈黃依舊,房外是光亮依然,真是好一幅對比。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走廊盡頭,有著這許許多多的小牌子,什麼作用,這我就不知道了。


        賓館中除了有「包廂式」的小坐區塊,也有這種兩人式的聊天座位喔!

        你如果跟我一樣,總是喜歡一個人耍自閉,或者根本就是沒人要,只能孤零零出遊的,這一個人的「尊爵VIP座」,擺上杯咖啡,再加上個小點,以及那廊外的青蔥翠綠,便可立即將你的孤寂,轉化為......高雅的氣質......(我想不到成語......詞窮......


        咖啡嘛!不好喝!點心嘛!還不錯!


        另一個有味道的聊天小房間。


        早期的電話機!


        以下也是些早期的物品。


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離開賓館,走上斜坡,平菁橋就在眼前。

        下一站:過橋看看囉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宋老 的頭像
    宋老

    宋老的人生旅行

    宋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