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離開海事博物館,我們走向位於媽閣廟另一旁的「媽閣斜巷」,準備再度展開11號公車世界遺產走透透之旅。

        這條媽閣斜巷看來極為普通,但它卻有個嚇死人的別稱:「萬里長城」!這名稱,夠驚人吧!之所以有此稱,一說是因為此斜巷長度相當長,因此在百年前便被居民稱為萬里長城;另一說則指出在斜巷沿途有舊城牆的遺跡,因此有此稱呼。但現在,這長度在澳門絕非最長,而舊城牆也早已拆毀,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的民房,但這「萬里長城」之「暱稱」與「舊稱」,卻依然存留在路牌,甚至是港務局官方網頁的地址上也是如此標明!看來這回憶,依然在現實中不斷地蔓延著。

港務局大樓

        離開媽閣廟後,第一個遇上的景點,就是「港務局大樓」。

        這建築,建成於1974年。原先是做為由印度到澳門的警察的營地,1905年則成為船政廳以及水師巡捕所,故俗稱為「水師營」。至今,則為港務局辦公大樓。

        這棟大樓的建築特色,與澳門一般常見的南歐或中國式風格不同。如這走廊外牆上,便開滿伊斯蘭式尖拱券,尖拱之間又以三葉飾點綴,外牆顏色則以黃白交錯,其阿拉伯式的風格相當特出,此風格也是澳門唯一喔!

        只可惜那時不知為何,沒走到走廊內多拍幾張。

鄭家大屋、亞婆井前地

        或許,我們的玩法真的是太行軍了吧!走在媽閣街上時,都有點無力,看到旁邊有間雜貨店,就跑進去買了罐咖啡(好像是雀巢,一罐5元)提提神,並繼續看著地圖,朝前方的目標走去。

        這道路一旁,有著看來頗具歷史的老房子,於是便隨手拍下。不知這建築,是否就是鄭家大屋?

        之所以無法肯定,是因為當我們走到大屋時,才發現:整修沒開......沒想到這世遺中的兩大屋、唯二的兩民宅(盧家、鄭家),我們都無緣進入......

        雖然無緣進入,但還是介紹一下大屋何以有資格列入世遺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 這大屋約建造於1881年,為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(1842--1922)的故居。1894年,鄭觀應於此完成《盛世危言》一書。書中所論,均針對當時中國的弊病而發。相傳此書曾呈與光緒帝過目,光緒帝觀後下令印製兩千部分贈臣工;而名臣張之洞對該書亦有好評。另外,該書也可說是甲午戰爭前相當重要的改革論著。由此可見,該書對中國現代化影響甚大。

        不但名著於此完成,連國父孫中山先生亦曾到此與鄭氏議論時政。因此,以鄭氏在近代中國的地位與影響力,鄭氏大屋在「精神」層面已有備受重視與保留資格。

        在建築方面。鄭家大屋是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所組成,屬於嶺南式民宅,建材則是以青磚為主。雖說此是嶺南式建築,但若細觀之,仍有中西融合的特色。如在部分室內天花、門楣窗楣的式樣、檐口線和外牆批盪等處,便體現出西方古典建築裝飾風格。

        如此「內外兼具」、「中西融合」的建築,自然而然的被列為澳門世遺群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 在大屋一旁,就是亞婆井前地。相傳在明朝時有位老婆婆於附近建造水井讓居民方便汲取,故稱為「亞婆井」。而此名在葡文中的意思則為「山泉」。前地周圍,有不少的葡式南歐建築,此正與一旁的鄭家大宅,形成一種巧妙的並列與融合。

        只是,又是一個很不巧! 又是在整修......整個就是一片大工地!只好照張路標,以表示我們來過。

聖老楞佐教堂、聖若瑟修院

        離開亞婆井與鄭家大宅,由媽閣斜巷接到高樓街不久,就可看到矗立在左方的聖老楞佐教堂。

        聖老楞佐教堂為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。它的創建,大約是在1569年以前,而後則在1618年重修,1844年改建,現今規模,即奠定於此。其外觀風格則是在歐洲古典式基礎上帶有巴洛克式風格,而黃色的牆面加上白色線條粉刷,則讓教堂在肅穆中又不失鮮活色彩。

        此教堂因設有風信旗竿,為早期葡人航海時的重要指標,因此華人稱之為「風信堂」,又諧音為「風順堂」,以取祈求「風調雨順」之意。

        巧合的是,此媽閣斜巷的兩端,一有中國神祇媽祖娘娘的鎮守庇祐,一為歐洲教堂的風信指引,雖是不同神明、相異建築,但同樣祈求風調雨順,同樣引導海上人民。這路的兩端,中西交融,共同體現出宗教的慈悲,更展現出澳門獨特的風情。

        教堂內部之景。(相機不夠力,技術不夠好,都是失敗作品! 


        不過,又是因為太熱加太累,在進教堂之前,我們反而先鑽進了一旁的小7中買飲料喝。結果,看錯標價的我,竟然買了一罐10.2元的寶特瓶裝果汁。說實話,我那時是邊喝邊罵!這麼貴......么壽喔......

        走出教堂側門,看到這專為世界遺產所設立的路標!這也算是個有趣畫面,也見證澳門世界遺產群的密度之高。 

        出了聖老楞左側門,走向聖若瑟,結果又是一個大門深鎖、又是一個重修整修!好吧!只好拍張照片聊表此亦進入我的完封列表中。

        不過,因為早期此處培養了許多中國以及東南亞各地的教會人才,因此老一輩的澳門人都稱此為澳門天主教的「少林寺」!


        上圖是聖堂建築,而修院大門則是在崗頂前地旁。

        這是聖堂外牆的大門。

聖奧斯定教堂、崗頂劇院、崗頂前地、何東圖書館大樓

        這一區的世界遺產密集度可真高!才走沒幾步路,就到了崗頂劇院前,而這一區,就擠了四處世界遺產群的建築。

        只不過,整修啊整修!重修啊重修!究竟何時休啊~~~本想說:奇怪了,怎麼看不到劇院?沒想到,它,竟然整個被包在帆布中!整修中......唉~~~

        簡單介紹一下吧!該劇院主體建於1860年,1873年則加入了具有新古典主義特色的正立面,為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。

        劇院旁,則為創立於1591年的聖奧斯定教堂。該教堂初建時相當簡陋,教士們以蒲葵葉遮蓋屋頂。因此每當大風來時,蒲葵葉便隨風飛揚,由遠處望去,華人認為就像龍鬚豎起般,因此又稱之為「龍鬚廟」。



        而從聖保祿教堂遺址的「大三巴牌坊」、仁慈堂的「支糧廟」、玫瑰堂的「板樟廟」、聖安多尼教堂的「花王堂」、聖老楞佐教堂的「風順堂」、聖若瑟修院的「少林寺」,到聖奧斯定教堂的「龍鬚廟」,一座建築,兩種中西名稱,無論是因其葡文發音、外觀、建材或功能而形成此一情形,又無論華人稱法是否已凌駕原本名稱,澳門的特殊與風情,於此又可再覓得些許趣味。

        下圖為教堂內部情景。拍攝失敗,看看就好!


        從教堂外的小街走去,即可看到何東圖書館。

        此圖書館建於1984年之前,後於1918年為香港富紳何東爵士購入作為別墅,並曾於二次大戰日軍佔領香港期間定居於此。何東爵士於1955年逝世後,後人據其遺囑,捐贈此處做為公共圖書館之用。

        也許就是因為原為別墅之用,因此該館成為特殊之園林式圖書館。

        書庫區似乎是不許拍照,再加上時間有些趕,因此就沒再上樓參觀。

        這綠色的窗戶,配上白色窗條以及黃色牆面,三種單純的顏色,卻交織出多彩的感受。

        為了拍這樓梯的空曠樣貌,我可是等了許久,才終於等到這無人的時候!

        圖書館外牆上,鑲嵌著「崗頂前地」指示牌。而圖書館前方空地,大概就是所謂的崗頂前地吧!

        離開圖書館後,我們沿著圖書館前的小路(應該就是東方斜巷)往下走去。在路旁的牆壁上,看到了這牆面。真不知上頭的字眼,到底代表什麼意思?

        在東方斜向上走著走著,終於走到了大馬路。定神一看:這不就是新馬路嗎?而且,在這路口旁,竟然就是「民政總署」!天啊!早知道逛完總署,就直接從這巷口走入,而不用坐公車到媽閣廟再走回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宋老 的頭像
    宋老

    宋老的人生旅行

    宋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