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上圖感謝團員惠玲的拍攝

2010年2月2日

埃及金字塔的大躍進與大底定

        ─彎曲金字塔與紅色金字塔

        行程第三天,我們離開開羅市區,往南方名為達蘇爾(Dahshur)的地方前進,為的,就是要去探訪在埃及金字塔建築演進史中,具有關鍵承先啟後地位的「彎曲」與「紅色」金字塔。此外,今天最為我們所期待的,應該就是要「進入」金字塔內部了!

        在接近景區時,導遊金龍開始講解有關金字塔的構造,可惜我那時分心在拍路邊街景,所以完全忘了他在說啥...... 

        當遊覽車靠近紅色金字塔時,我們發現遠方居然有群狗狗!而原本都懶洋洋地趴著的狗狗們一看到車子靠近,都同時起身,矲開「迎賓狗」的大陣仗朝我們奔來!

        別看這群在沙漠中的狗似乎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,左無食物又無飲水的,牠們每隻可都有著減一分則太瘦,増一分則太肥的濃纖合度好「身材」!再看牠們靠過來時尾巴是不停地搖阿搖著,更懂得依偎在遊客腳邊;而當我們舉起相機時,牠們還能同時「定格」或擺出可人姿態!難怪,難怪牠們都能長得這麼好!這樣使人愛憐的模樣,又有哪國遊客不會甘心掏出車上身上所有的飲水食物給牠們呢!

        因此,我們在此出現了第一次對領隊導遊的「抱怨」:為啥出發前沒跟我們講有狗狗,這樣我們就會先「ㄎ一ㄤ」飯店早餐來給牠們吃啦!(這抱怨,純屬玩笑 

        回到金字塔。

        一下遊覽車,一旁就是那著名的的紅色金字塔。而望向遠方兩公里外,則是那有些像饅頭形狀,也有些可愛的的彎曲金字塔。 

        這兩座金字塔之所以在旅遊書中會被一併提起,那是因為建造者都是埃及古王國第三王朝的法老---斯奈魯夫(Sneferu)。

        一位法老建造兩座金字塔,在埃及似乎是絕無僅有!更何況,雖然彎曲金字塔在建築過程中將仰角從54度改變為43度,「造就」了可愛的外表,但卻抹滅不了它是首座的「角錐形」金字塔的特殊地位。而紅色金字塔,更是這位法老再接再厲之作!為的只是要證明他能建造出完美的角錐形金字塔。而他,確實也辦到了!這座以紅色石灰岩所建造,便完美地矗立在沙漠中。因此,紅色金字塔也就被稱為是「真正的金字塔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不過,據導遊的說法,這位法老過世後,遺體是安葬在彎曲金字塔,而非紅色金字塔。也就是說,紅色金字塔只不過是這位法老純工程技術突破的展現與證明。

        之後,斯奈魯夫的兒子古夫,更蓋了舉世聞名的大金字塔。若再觀斯奈魯夫的父親在興建金字塔上所下的工夫,那祖孫三代的緊密傳承,工程技術上的試驗、突破與完成,這意義,不可說不大!

        若手掌稍稍彎曲,可以與彎曲金字塔拍出還不錯的照片喔!

        仰拍金字塔,本該就是最好角度。若再搭上那只有幾絲白雲的藍天,或許,這就是最漂亮的景色。

        沒有裝到古夫金字塔的沙子雖是深感可惜,但,在這首座「真正」的金字塔下裝沙,同樣也具有極高的紀念價值。

        在這裡,旅行社有安排進入紅色金字塔內部的行程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,這座金字塔並未存放過木乃伊,但數千年的時光,還是讓內部有著濃濃阿摩尼亞的氣味,再加上入口通道低矮窄小,坡度約有30度左右,因此在車上,導遊會善意提醒,若無法忍受者,可在外頭等待。

        從洞口望入,本以為往下的坡道,應該比較好走。卻沒想到,坡道的斜度、身體往下的重力,再加上必須保持蹲低身體的姿態,讓雙腳的負荷越來越大;而空氣中的阿摩尼亞味,也隨著坡道的下降而逐漸提升。因此,待我們一到墓室時,每個人幾乎已是氣喘噓噓兼大汗淋漓。

        在旅行社的行前提醒中,都會告知因為要進入金字塔內部,所以要攜帶手電筒與口罩。我覺得手電筒可以預備,但坡道兩旁與墓室內都有燈光,雖是昏暗但仍能辨物,所以帶或不帶,其實還好;但口罩最好要戴上,因為洞中氣味真的不好!(到桃園機場時,才發現我忘了買口罩,所幸在海關前的商店中有賣,一包三個,三十元,價錢很合理。不過,材質不太好,被我戴壞三個......因該是我頭太大了......

        墓室中,除了那空間以及木造梯架外,並無可觀之物。而因景區規定不可拍照,因此我並沒有照片能與大家分享。

        出洞上坡時,比較好走,但一出洞口,身上依然是滿身大汗!在洞口處有位老者在看守,人看來還蠻和顏悅色的,因此就請領隊幫我與朋友,和他一起拍照囉!(有給他一埃鎊的小費。

埃及金字塔的起源──階梯金字塔

        同樣是埃及第三王朝,在斯奈魯夫之前的法老---左塞(Zoser/Djoser)時期,有位大祭司兼天才建築師印和闐(Imhotep),以石材取代傳統的磚塊與蘆葦,堆疊出階梯造型的陵墓,好讓法老的靈魂更能直通天際。而這石塊層層上疊,階梯形狀且漸次內縮的造型,成了後來金字塔最原始的樣貌。

        在前天看完吉薩區三大金字塔,今天去過了紅色、彎曲金字塔後,我們又馬上來到階梯金字塔來參觀。

        這是階梯金字塔外採連續凹壁設計的入口。

        進入入口後,就是一柱廊。雖然此處遊客不比吉薩區多,但狹小的柱廊空間,還是被遊客給塞滿。

        在柱廊通道中,有一小口口望見階梯金字塔。由此洞拍攝影像,頗為不錯。可惜拍攝時相當緊急,因此構圖不佳,之後想補拍,卻無法再找到無人時機,只好放棄。

        這就是階梯金字塔,外觀正在進行整修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在自由參觀前,導遊金龍以領隊的鳳凰旗,在沙地上畫著埃及帝王陵墓演變圖。

        由地底陵墓,到階梯─彎曲─紅色─三大金字塔,如此的變遷,自有其順序與規律。因此,金龍也藉此說明雖然一直有人認為金字塔是外星人所造,但由此演變看來,再加上其他各種大大小小已頹圮的金字塔,可知金字塔確實是古埃及人在長時間的試驗與突破中完成,而非由外星人所建造。


        在講解後,當我們準備要自由參觀時,金龍一直喊著:「小心地上~~~不要採到金字塔~~~」這,也算幽默囉!

        這一區,應該就是靈殿的遺址,似乎仍在做挖掘與清理的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一旁的阿拉伯老者,極為熱情地招呼這群歐美遊客。甚至是主動地脫下頭上的頭巾與頭帶讓那年輕人拍照。當然,他們為的就是要賺取小費。我們團員對此大多避開。不過,若有人真想體驗這種感覺,又他們的小費如果只收一埃鎊(台幣六元),那其實也很值得。

        靈殿遺址旁看似金字塔的土丘。

        讓我的包包與背包客棧吊牌也來合照一張。

        遙望遠方,則可望見紅色金字塔與彎曲金字塔。

        時間已近中午時分,柱廊人潮也已散去。

        石柱、磚牆、階梯金字塔,再加上那藍天白雲,其實,雖身處沙漠,但這古老的建築與簡單的顏色,仍能給予人們很大的感動。

        由柱廊上端望見兩座金字塔。而這一路的金字塔鬼打牆行程,就彷彿時光倒流般,讓我們見證了金字塔的巔峰輝煌、試驗突破,以及最初的成形樣貌。這樣的安排,真的不錯!

        這是階梯金字塔旁的小金字塔。

        就在要返回車上時,我們這群團員忽然發現這角度可拍出好玩的照片!於是,雖然只剩下五分鐘,大家還是蜂擁而上的搶拍猛拍,以留下這古文明行程中趣味的記憶。

        探訪埃及金字塔的行程,在看完階梯金字塔後,就算結束囉!

 

門票資訊:

    紅色與彎曲金字塔:30埃鎊

    階梯金字塔:60埃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宋老 的頭像
    宋老

    宋老的人生旅行

    宋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