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再見‧澳門】藝文系列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瘋堂十號創意園

2011年1月25日

        行程第五天早上,離開金都水療,逛完媽祖文化村後,我就直接搭公車,前往位於望德堂區荷蘭園的「瘋堂十號創意園」。 

        在兩次的澳門行中,雖然這一帶,我已走過數次,但從不知有個「瘋堂斜巷」,更不知有「瘋堂十號創意園」這地方。而這次,當我為了特殊目的踏入此處,才發現:原來,我早已錯身數回;原來,我果真,有眼不識泰山。

        還記得第一次到此,雖不知此處的特殊性,但對於這裡的特殊建築風情,可是驚嘆不已!畢竟,這可是我到澳門,第一次見到南歐特色的建築群!(詳見:第一天:前進澳門島,初訪大三巴

        說真的,議事亭前地建築,雖有濃濃的南歐風味。但滿坑滿谷的人們,卻多少壓抑了那本該有的地中海閒適感。然而,在這荷蘭園,舉目四望,盡是南歐風格的建築,地面也鋪滿了葡國風情的碎石。然而,相較於議事亭前地,此處遊客,少了九成;此處寧靜,多了十分!

        這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的望德聖聖母堂。不過,不認識泰山的我,還是有眼不識~~~還好還有拍一張照片!(另外兩大古教堂為:聖老楞佐教堂,又稱風順堂聖安東尼教堂,又稱花王堂

        而這是仁慈堂婆仔屋,原為收容女性的老人院,現在則改為藝文空間。

        延著這緩緩的斜坡走上到此,車,已是無法進入;人,則是稀稀落落。是我來得早了?還是這區,本就如此靜謐安寧?無怪乎這裡能成為澳門的藝術重鎮。即便沒有目的,在此漫步,也是種優閒,也是種不屬於觀光客的獨有的澳門風情。

        斜坡盡頭,便是我此行的目的地:瘋堂十號創意園。


        「瘋堂」!多麼特別的名稱!

        在澳門,特別的街道名稱到處可見,無論是葡文翻譯而來的超長路名,還是頗為爆笑的鴨巷,抑或是總有種特殊感覺的十月初五巷。但,斜巷名為「瘋堂」,此建築也以瘋堂為名,其因究竟為何?

        原來在數世紀前,曾有麻瘋病院設立於此。但時過境遷,環境氛圍已變,瘋堂早已不在,但「瘋堂」之名仍存。因此,留下了一個頗讓人留意的街道名稱。

        而瘋堂十號創意園的建築,不但已有百年歷史,更曾是澳門廉政公署以及環境保護委員會的辦公處。該處經澳門政府整修後,於2008年9月對外4開放,成為新的藝術展覽空間,更與仁慈堂婆仔屋連成一線,成為澳門的藝術創意重鎮。

        走入創意園小門後,迎面所見的,是個不算寬闊,但處處有小驚喜的庭院。


        側邊的小門,是展覽中心的入口處。

        一進門,便看到前面的牆面上,有著紫色的創意園標誌;展台上,則擺放著贈送給參觀者的藝術小卡片。 另外一側,還有著看了會讓人揚起嘴角的可愛動物雕塑!

        以下,便是創意園中各個展覽空間與藝術品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 一方方的小格中,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小小藝術品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沿著圓形階梯拾級而上,抬頭一望,原來,這一小小的天空,四周也有著不同的美麗與驚奇!

 

        拾級而上,俯視一看,原來剛剛的小方格,也有另一種美感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創意的水墨畫作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另一截然不同的藝術品展室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畫風特殊的畫作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色彩鮮豔,物品多樣的展示空間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參觀完畢,沿著創意園的圍牆,由另一個方向離開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說真的,這是甚麼路,我根本不知道!其實,也不太需要知道。反正,這一區的方位,我已大致熟悉。知道什麼路,其實有點多餘!有時,多一點驚喜在這漫步中,多一點毫無目標在這漫步中,其實,也不賴!

        回到這塔石廣場,看著這幾棟標誌性的、吸引遊客目光的葡式建築,不禁想著:還好有這麼幾棟擋在前面,遊客多駐足於此,因此換得後方的寧靜!這樣,似乎,也不賴!


 

瘋堂十號創意園

地址:望德堂區瘋堂斜巷10號

開放時間:11:00---18:00(周一休館)

 

 

第五屆部落客百傑大賽即將開跑。

即日起(2012.3.4開始

您的瀏覽、臉書按讚、臉書分享,都是對我的支持與鼓勵,

更是部落客百傑大賽的重要評分依據。

若大家看完文章,不嫌棄,歡迎您按讚並且分享給您的朋友們。

去年,有大家的支持,所以拿下了銀牌;

今年,更需要大家的鼓勵,讓我,能再創巔峰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宋老 的頭像
    宋老

    宋老的人生旅行

    宋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