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        98年2月14日,我又到了文學館聽演講囉!

        說真的,我對這次的演講者全然陌生!之所以想聽,是因為她的講題:「旅行與詩」。

        從七年去加拿大起,我的玩心,好像就此被激發出來!因此,後面幾年,每到暑假,我幾乎都往國外跑!甚至也開始了我從沒想過的「自助旅行」!因此,只要有關旅行的網站、網誌,甚至是演講,我都很有興趣!

        上次去聽簡錦松教授的演講時,我就注意到了這令我感興趣的講題以及令我感到陌生的演講者。反正,應該沒事,於是就報名參加了。

         講義只是簡簡單單的兩張紙,裡頭有著六首演講者陳育虹小姐的創作。

         演講開始,講者先敘述了她對旅行的感受,接著,便藉由相片的欣賞,帶領著觀眾進入她的世界、她的旅行,以及她的詩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一首:〈那時〉

        講者播放了她在印度旅行的片段,讓我們看到了佛陀時那傳說中的印度,以及在我們想望中的現實印度。當講者敘述旅程時,那語氣,平淡無奇。但當她朗誦詩作時,讓我眼睛一亮!原本平淡舒緩的語氣,卻轉為細柔但又堅毅,堅毅中又帶著點急促!說真的,這是第一次有人在念詩時,可以讓我這麼專注地聆聽著。

         〈那時〉,連接了古代與現代的印度,也串起了相異與相同的印度。詩雖不長,但那淡淡的禪味,則在最後一句:「那時這裡有佛」全然散發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第二首:〈塔克拉瑪干〉

        結束了那古老印度,相片景象,轉變為無垠的沙漠地帶。

        沙漠很廣闊,詩,也很長!但,看似長詩,但每一字句,卻又極為精簡!因此,她的朗誦,則更為短促。那沙漠的蕭瑟,彷彿就在眼前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第三首:〈我告訴過你〉

        從無銀的沙漠,相片,再轉為蘇州的小橋流水、園林景緻。半年前,才剛造訪過此一古城,因此,相片雖少,但卻也勾起我心中許多回憶。

        或許就是特有的江南水鄉風光,讓講者在此首「短」詩中,轉為不同於〈塔克拉瑪干〉的長句。那情感,也隨著風光的改變,更顯得細語呢喃,形成了特殊的風格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第四首:〈過唐古拉山〉

        除了塔克拉瑪干,講者也曾造訪西藏。從那西寧乘車出發,走著比搭乘飛機、青藏鐵路更為艱辛的路程。然而路程雖是艱辛,但從相片中則顯現出了那壯麗的山色!

        而在那山上的呼喚、雪線、轉經輪、五色經旗,都成了詩中一句句對唐古拉山的描寫,也成了一段段對此段旅程的回憶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 第五首:〈風〉    第六首:〈所有的山〉

        或許是時間不足,講者對這兩首並無太多說明。只是以朗誦讓觀眾體會詩中意涵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等到觀眾提問時,我才知道,原來講者陳育虹女士,就是知名的業界人士:嚴長壽先生的太太!當此語一出,我感受得到台下不少聽眾的騷動!或許,和我一樣不知她先生是誰的人還不少吧!

        而整場演講,也就在此一背景的「點破」後,掀起高潮!

        除了問詩的涵義、作法、斷句等基本問題之外,許許多多的問題,也就圍繞在她是「嚴長壽的太太」的話題上。除了有人即興作詩,希望陳育虹女士能將詩中意涵轉達給嚴先生之外,也有人提出若陳女士並非「嚴太太」,而只是個「落魄的詩人」,究竟該如何面對世人的讀書無用論、寫詩無用論等等的冷朝熱諷?(提問者似乎是對走上文學之路有極度的惶恐與不安

        講者面對這些問題,似乎也有些許的無奈,畢竟,這多少偏離了演講的主題。但她也提到,只要她參與文學活動,就盡量不與先生一同出席,因為,她不希望全場的焦點,從文學家轉移到企業家身上。而現場也有位前輩詩人(我忘記是誰了...),也起身為講者說話,希望大家能將話題聚焦於她的詩。而非她的先生。

        我想,對於身分的好奇,是必然的!但在不適宜的場合中,這不但不恰當,更不是對講者尊重的態度吧!

        整場演講,除了對這話題有深切感觸外,印象最深者,就是在她唸詩的那種口氣!真的很特別。後來,我也跟學生說:如果有機會,一定要聽詩人唸詩,因為那感受,真的完全不同!也會讓你更深切地體會詩中意境喔!

        這次也有拿到陳育虹女士的作品集:《魅》喔!最後,當然是跟講者的合照啦!

        下一次,是知名旅遊作家褚士瑩的演講,又是旅遊喔!期待中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宋老 的頭像
    宋老

    宋老的人生旅行

    宋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